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赵佶. 圣济总录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3:594,716- 738.
[2] 郭正忠.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[M]. 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8:50.
[3] 丘光明. 中国历代度量衡考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92:463.
[4] 倪文婷,程磐基. 宋元时期药物剂量探讨[J].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4,28(1):23- 25.
[5] 傅延龄,陈传蓉,倪胜楼,等. 论方寸匕、钱匕及其量值[J]. 中医杂志,2014,55(7):624- 625.
[6] 陈师文.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3:51.
[7] 刘文泰. 本草品汇精要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2:6- 8.
[8] 苏敬. 新修本草[M]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5:63.
[9] 沈映君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0:208- 218.
[10] 李佳川,孟宪丽,赖先荣,等. 基于3T3-L1细胞的不同黄连炮制品“止消渴”药效比较研究[J]. 中药药理与临床,2010(2):52- 54.
[11] 王松,赵林华,周源. 仝小林教授谈黄连的量效毒[J]. 世界中医药,2014,9(10):1325- 1327,1330.
[12] 国家药典委员会.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M].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 2015:304- 306.
[13] 宋佳,傅延龄. 李东垣黄连用量规律探讨[J].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2011,17(5):561- 562.
[14] 刘继林. 黄连治疗消渴病及其功能的本草学研究[J]. 四川中医,1999,17(11):17- 19.